汽云宝典

消费信心又回来了,8月车市狂揽285万辆

8月,我国宏观经济景气水平总体继续保持扩张,当月汽车产销同比保持10%以上增长。根据中汽协最新统计数据,2025年8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81.5万辆和285.7万辆,环比分别增长8.7%和10.1%,同比分别增长13.0%和16.4%;1-8月汽车产销累计完成2105.1万辆和2112.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7%和12.6%,对比1-7月增速,保持持平,销量扩大了0.6个百分点。

对此,中汽协分析指出,“两新”政策持续发力,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等政策及时出台,企业新车型投放热情较高,行业综合整治“内卷”工作继续显效,汽车总体运行平稳。其中和汽车出口继续呈现良好态势,传统燃料汽车市场企稳。

政策“组合拳”显效,8月乘用车双位数增长

就乘用车市场来看,2025年8月,全国乘用车市场在多项政策支持和车企新车型投放的推动下,延续了平稳运行态势,销量实现同环比双增长。当月乘用车共销售254万辆,环比增长11.1%,同比增长16.5%。从车型结构看,四大类乘用车品种销量环比、同比均实现正增长,显示出市场整体需求的稳步恢复。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品牌乘用车表现尤为亮眼。8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176.6万辆,环比增长10.1%,同比增长21%,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69.5%,占有率较去年同期提升2.6个百分点。有分析指出,“汽车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显效,部分地区恢复补贴,叠加消费贷款支持等举措,有效提振了消费者信心,为中国品牌销量的持续攀升提供了有力支撑。”

从细分市场来看,中国品牌在轿车、SUV和MPV三大主力市场的占有率分别达到64.2%、72.8%和70.5%,除轿车和SUV占比环比微降外,其余均保持稳健增长。特别是在SUV领域,中国品牌占有率已超过七成,显示出其在主流市场的强劲竞争力。

1-8月累计数据显示,乘用车市场整体销量达1838.4万辆,同比增长13.8%。其中,中国品牌乘用车累计销售1264.2万辆,同比增长23.8%,市场份额达到68.8%,较去年同期提升5.6个百分点。这一数据进一步印证了中国品牌在结构升级与市场拓展方面的持续突破。

在主要外资品牌中,除法系品牌8月销量出现两位数下滑外,其余品牌均实现同比增长。但从1-8月整体表现看,除韩系品牌外,其他四大外资品牌销量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反映出中国品牌崛起对传统市场格局带来的深刻影响。

从企业层面看,1-8月销量前十的轿车、SUV和MPV生产企业分别占据各细分市场68.9%、66.8%和77.6%的份额,市场集中度较高。其中,一汽大众、上汽大众等部分合资企业在轿车市场出现销量下滑,而特斯拉在SUV领域也出现同比下降,凸显出在电动化、智能化转型过程中,市场竞争态势正在重构。

整体来看,2025年8月乘用车市场的稳健增长,既得益于政策的持续赋能,也离不开中国品牌在产品力、品牌力和渠道力方面的全面提升。随着消费信心的逐步恢复和车企新产品的密集投放,中国乘用车市场正步入一个结构优化、品牌重塑的新阶段。

市场进一步下沉,车持续走高

新能源汽车市场延续了强劲的增长态势,产销表现亮眼,进一步巩固了其在汽车市场中的主导地位。

数据显示,2025年8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9.1万辆和13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7.4%和26.8%,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已占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8.8%,逼近半数。值得关注的是,新能源汽车在国内市场的渗透率进一步提升,其中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销量占比已达55.1%,成为推动整体市场增长的核心动力。

从累计数据来看,1-8月新能源汽车产销累计分别完成962.5万辆和962万辆,同比增长均超过36%,整体销量渗透率达到45.5%。这一数据反映出新能源汽车已从政策驱动逐步转向市场驱动,成为消费者购车的主流选择。有业内人士指出:“新能源汽车在国内的普及速度超出预期,特别是在乘用车领域,每卖出两辆车中就有一辆是新能源车。”

在细分市场中,新能源乘用车表现尤为突出。1-8月,A级和B级车型成为销量主力,累计销量分别为261.7万辆和241万辆,同比增长22.2%和8.1%。与此同时,A00级和A0级车型在政策扶持下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显示出新能源汽车市场结构的多元化与下沉趋势。

价格区间方面,除30-40万元区间销量出现同比下降外,其他各价格带均实现正增长。目前销量仍集中在15-20万元价格区间,累计达203.1万辆,同比增长6.9%,说明中端市场仍是新能源车企竞争的主战场。这一现象背后,反映出消费者对性价比和实用性的持续追求,以及车企在主流价格带产品布局的日益完善。

市场集中度也在进一步提升。1-8月,新能源排名前十五位的企业集团合计销售914.6万辆,同比增长39%,占新能源汽车总销量的95.1%,较去年同期提升1.5个百分点。行业资源向头部企业聚集的趋势愈发明显,反映出在技术、供应链和品牌方面的竞争壁垒正在形成。

综合来看,2025年1-8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不仅在产销规模上实现稳健增长,更在结构优化、价格带覆盖与市场集中度方面展现出成熟市场的特征。随着技术迭代加速、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以及消费者认知度提升,新能源汽车正逐步成为中国汽车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

新能源车出口翻倍,比亚迪单月破8

2025年8月,中国汽车出口继续保持稳健增长,单月出口量达到61.1万辆,环比增长6.2%,同比增长19.6%;1-8月累计出口429.2万辆,同比增长13.7%。

在整体向好的态势中,新能源汽车表现尤为抢眼,成为推动出口结构优化与质量提升的关键力量。

数据显示,8月新能源汽车出口量为22.4万辆,同比增幅高达100%。其中,新能源乘用车出口22万辆,同比增长1.1倍,成为拉动新能源汽车出口的主力;新能源商用车出口0.4万辆,尽管基数较小,也实现了9.5%的同比增长。从累计数据看,1-8月新能源汽车出口达153.2万辆,同比增长87.3%,显示出持续强劲的市场扩张势头。

在技术路线方面,纯电动与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呈现“双轮驱动”格局。8月纯出口14.3万辆,环比增长1.9%,同比增长63.4%;插混汽车出口8.1万辆,尽管环比略降4.7%,但同比激增2.7倍,成为增长最快的细分领域。1-8月,插混汽车累计出口55.6万辆,同比增长2.2倍,反映出全球市场对多元化新能源技术路线的认可与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与上年同期相比,比亚迪出口增速最为显著,8月出口达8.1万辆,同比增长1.5倍;1-8月累计出口63.4万辆,同比增长1.3倍。这一数据背后,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在技术研发、产业链整合与品牌国际化方面的持续投入。

盖世汽车研究院分析指出,以比亚迪为代表的整车企业,凭借成熟的“三电”技术、丰富的产品矩阵以及海外本地化布局的深入推进,成功打开了欧洲、东南亚、中东等多个重点市场。同时,插混车型在海外市场的快速崛起,也反映出中国企业在应对不同市场能源结构、基建条件和用户习惯方面的灵活策略。

此外,政策协同与市场开放也为新能源汽车出口创造了有利条件。越来越多国家推出燃油车禁售时间表及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与中国产业链形成共振。而中国在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部件方面的规模化优势,进一步提升了整车的成本竞争力与市场适配性。

总体来看,2025年8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不仅实现了量的突破,更在结构优化、技术路线多元化和企业竞争力提升等方面展现出质的飞跃。随着全球绿色转型进程加快,中国新能源汽车有望在海外市场持续拓展份额。

小结:在“两新”政策持续发力、企业积极投放新车型、消费信心逐步恢复等多重因素推动下,中国汽车产业今年前8个月保持了稳健增长态势。其中,乘用车市场结构持续优化,中国品牌表现亮眼,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持续扩大,渗透率逼近半数,市场驱动特征日益明显;汽车出口保持强劲,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出口呈现爆发式增长,展现出中国汽车产业在绿色转型与国际化发展中的强劲动能。未来,随着政策持续赋能、技术不断迭代和全球市场机遇扩大,中国汽车产业有望在结构优化与高质量发展中迈上新台阶。

Copyright © 2024 gwwc 版权所有

备案号:蜀ICP备2023024012号-1

本站部分内容为转载,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处理。